“哪怕僅有1%的希望,也要傾注100%的努力!”這是楊欽始終秉承的工作態度。2024年以來,在建筑市場持續萎縮的情況下,他主動應對壓力與挑戰,持續加大公招項目投標力度,創造性地開展市場營銷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湖北公司及子公司完成新簽合同額36.65億元,完成中國十九冶下發年度營銷目標的122.18%,榮獲中國十九冶慶祝建國75周年勞動競賽“拼合同”一等獎。楊欽個人也榮獲“中國中冶2024年度先進工作者”殊榮。
深鉆細研 選準區域突破
從見習工長到項目經理,十四載春秋見證了楊欽在項目一線的無私奉獻;從技術大拿到經營好手,五年的披荊斬棘演譯了他的華麗蛻變。自2019年8月出任湖北公司市場營銷事業部部長,至2023年2月晉升市場總監以來,楊欽就開始思索如何找到更符合湖北公司發展的市場營銷之路。
楊欽深知市場的拓展絕非無序之戰,而是需要精心布局。針對湖北公司的市場特性,他協助公司領導在湖北省確定了13市10區的市場戰略布局,并結合市場營銷指標,充分壓實了湖北公司領導、市場營銷戰線、機關職能部門和項目部市場營銷責任,下達重點開發區域和各層級人員市場指標責任分工,形成良好的市場開發體系。
在全力維護好屬地市場的同時,他密切關注國家發展戰略,通過深度分析,精準判斷目標區域的市場容量及增長潛力,以最精簡高效的資源配置,精準把握市場動態。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敏銳捕捉到吉林省白城市鎮賚陸地海洋牧場智慧農業一體化項目的信息。該項目是吉林省緊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在智慧農業這一新興領域邁出的第一步。他迅速行動,帶領團隊與屬地政府、業主單位緊密對接,針對資金支付和合同條款問題談判了十余次,同時聯動兄弟單位組建聯合體,進一步化解項目風險。在他的帶領下,經團隊的堅持與努力,成功簽訂了高達12.2億的施工合同。
幾年來,他認真貫徹落實市場管理“五個狀態、四個轉換”動態管理機制,聚焦指標意識,加強大客戶、大市場、大項目管理,重點項目安排專人、專班、專辦,堅持一項目一策劃一方案,形成各職能全員營銷理念,形成良好的市場開發支撐體系。2024年“五個狀態四個轉換”同比2023年均大幅提升。
匠心鍛造 強化屬地根基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楊欽十分注重培養員工的業務能力和團隊精神。如何尋找項目信息?如何進行甄別篩選?如何開展有效溝通?如何標準執行投標流程?這些關鍵環節成為團隊每一名成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為了能和政府部門、平臺公司、設計單位順利對接,每當新政策出臺,楊欽都會第一時間組織團隊成員對相關政策辦法進行集體學習研究,做到心中熟知、成為內行。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實踐磨煉,一支專業、成熟、穩定的湖北公司經營團隊逐步成型,為高效開展市場營銷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只有自身實力足夠,再有相關資源加持,才能獲得業主單位的青睞,進而獲取更多的市場。湖北公司雖坐擁地理優勢,但早期冶金項目的歷史并未顯著提升公司知名度。而武漢市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超過1500余家,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因此,“走出去、見一見、談一談”成為了市場部的工作常態。2024年以來,楊欽帶領團隊積極與各大企業、政府部門、銀行、行業協會等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同開拓市場,在保持傳統業務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市場領域和業務模式,以滿足發展需求。特別是通過走訪拜會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北聯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央國企,深入了解其需求與痛點,并提供精準解決方案,成功建立了長期合作意向,為企業客戶資源庫注入新鮮血液,有效拓寬了業務版圖。
扎根當地才能長久發展。2023年9月,湖北公司順利完成了十九冶(湖北)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登記,在楊欽及市場團隊努力下,當年便與武漢市黃陂區政府完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并仔細研究屬地政策,相繼獲取建筑、市政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裝飾裝修、幕墻專業承包二級資質,以及施工勞務資質,成功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新簽2個合同額共計7.24億元,實現了央企優勢與政府需求的深度融合。
辛勤耕耘 爭當學習標桿
“今年新簽合同很少,所以戰線工作沒有亮點,我們市場部在這里作檢討。”在湖北公司2023年度工作會上,楊欽的工作述職如實說。兩年來,面對建筑市場整體萎縮、競爭“白熱化”局面,楊欽始終保持前瞻性思維,不放過任何一個項目信息,不低估任何一個社會資源,認真落實好每一個項目前期節點任務。2024年是湖北公司市場營銷“開花結果”的上升時期,這一年,楊欽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全年出差時間超過280天,先后完成對吉林、山東等省外市場的深入了解,全面分析當地投資環境、政策支持、行業企業等信息,借助中國十九冶自身資源和專業優勢,拓展市場、拜訪客戶,做深做實“朋友圈”。在他的帶領下,湖北公司市場營銷團隊2024年成功推動3個房建公招項目落地,合同金額高達24.5億元,占湖北公司市場指標的81.7%,用實干實績為企業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
“每一個項目投標文件,都需要用心、細心、耐心地打磨”,楊欽強調,我們經常同時面臨數個項目的標書制作,每個項目涉及幾百項技術指標、商務指標,近千頁的投標文件……團隊在拿到招標文件之后,平均每個項目只有3、4天的準備時間,這個時候必須要全面謀劃,統籌部門各職能工作有序、有質開展,確保所有細節及內容準確,充分發揮管理流程的優越性。投標前,他會不斷地反復審查、逐頁檢查文件內容,他說:“有時加完班回到家,腦海中還在一遍遍地過標書編制的細節及重點,確認無誤后才敢安心睡覺。”同時,他在投標過程中還嚴格履行三檢制度,對投標結果分析,總結失敗原因或成功經驗,收集競爭對手的資信、成本、投標策略等相關信息,做好標后核心條款、創利事項、風險應對措施等資料進行移交,并系統進行標后總結評定,竭盡全力讓每一個跟蹤項目落地開花。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楊欽始終牢記“悠悠萬事,市場為先”的信念,以青春和熱血書寫著市場開拓的壯麗篇章,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西部鐵軍”的忠誠與使命,時刻奔赴在開疆擴土的道路上。